隱藏「讚好」:抗衡假新聞?

a woman using her phone under a Facebook logo

Source: PA/ Niall Carson

大家若有留意新聞或有定期登入社交媒體Facebook的話,或會察覺Facebook已對使用介面作出調整,從此不再顯示其他人所發佈內容的「讚好」數量。Facebook聲稱,此舉是為令用戶能更舒適地表達自己意見,並提高他們在平台上分享訊息的質素,避免人與人之間互相比較。究竟這些理據是否有科學根據?余睿章在今集「時事百寶箱」為大家探討。


Facebook公司旗下相片分享平台Instagram在2019年7月試行隱藏「讚好」數字後,公司自同年9月,逐步停止顯示貼文「讚好」、「反應」(Reaction)及影片觀看量等數字。

在新介面中,用戶不能再直接看見其他人的貼文所得到的「讚好」或「反應」數字,但用戶仍可點擊查看「讚好」列表並自行點算「讚好」數量。
Facebook公司表示,此舉旨在讓用戶能,並提高他們在平台上分享訊息的質素,同時亦希望減少用戶發佈帖文時可能出現的不安全感、個人對表達意見自由的負面觀感或對群體意見的規避心態。

雪梨科技大學電腦科學學系講師表示,三名美國研究人員早在2006年已著手研究文化世界中,作品質素及受歡迎程度之間「令人困惑不解」的反比關係。

他們推出一項,向用戶顯示一些來自不知名樂隊的樂曲;用戶可選擇即時串流播放或下載樂曲。此外,用戶被分成兩個組別:第一組,系統隨機排列顯示歌曲,而歌曲亦未附有其他資料;第二組,系統根據歌曲被下載的次數排列,同時亦在旁邊顯示下載次數。
Piano Musical
Source: Warren Wills
研究結果顯示,若顯示歌曲下載次數,歌曲的受歡迎程度變得不均等(即其中一首歌的下載次數比其他高出極多)及難以預測(即若實驗重複進行,最受歡迎的歌曲每次各有不同)。

根據上述實驗,得以解釋,指定作品如何在文化世界中興起、流行,而為何指定作品的受歡迎程度非常高但其他作品卻幾乎不為人知。同時,更重要的是,實驗亦可解釋為何顯示下載數量是一種「有害」的做法。

研究人員認為,網上產品(如一首歌曲)的消費模式分為兩個步驟:用戶首先根據其本身吸引性點擊查看,然後再根據作品的質素決定是否下載。事實證明,歌曲的吸引性大多取決於作品的流行程度;若其他人喜歡某件作品,人們傾向認為作品值得一看。

因此,歌曲將被下載的次數就取決於目前流行的程度,但目前流行的程度則取決於過往的下載次數,,以致「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景象。

里塞旭表示,「MusicLab」實驗與Facebook的情況相似:歌曲即Facebook貼文,而下載數量即「讚好」次數。
social media
Social media apps Facebook, Twitter and Instagram Source: AAP
在實驗中,多人下載的歌曲越來越受歡迎,意味用戶會減少瀏覽其他種類的作品,甚至可能令某些更高質素的作品被忽略。但對於Facebook如此供人分享意念或意見的平台,情況或是更為嚴重。

在「富者越富」的情況下,一個「受歡迎」的貼文可能得以廣泛流傳,以倍增的速度佔領整個平台。結果,首先發佈的內容則有更多時間流傳、有更大機會匯聚「讚好」數量,成為「受歡迎」的貼文。

這個情況,正好解釋為何假新聞或虛假消息得以「搶佔先機」,而後期出現的真實消息或反駁論點卻一般難以抵擋假新聞廣泛流傳的威力。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