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恐同教材案”宣判,LGBTQI+原告败诉

一本中国大学教材中将同性恋列为“常见的性心理障碍”。中国LGBTQI+人士将其告上法庭后败诉。

23-year-old Chinese LGBT activist Xixi

23-year-old Chinese LGBT activist Xixi Source: AFP

中国“高校恐同教材案”宣判,法院判决“同性恋属心理障碍”表述并非“知识差错”。

在一本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同性恋被归类为“常见的性心理障碍”。

一名化名为西西的中国LGBTQI+人士认为这种表述是对同性恋群体的污名化,且不符合中国及国际心理疾病分类标准。

中国已于2001年起不再将同性恋归类为心理疾病,但中国大多数LGBTQI+人士没有公开出柜,且仍面临歧视和法律保护。

西西于三年前以存在产品质量问题为由,将暨南大学出版社及销售商京东网告上法庭。

这名23岁的女同性恋者称,包括错别字和其他差错在内,这本教材有0.19%的内容不准确,是法律允许比例的近两倍。
Xixi looks through her research and evidence.
Xixi looks through her research and evidence. Source: AFP
但经过长达三年的努力和一场庭审之后,西西遭遇了败诉。

“我感到很伤心。我不知道怎么面对我们整个社区的失望,”现在身在香港的西西告诉法新社,称她会进一步上诉。

这一判决对中国LGBTQI+群体是一个重大打击。这一人群中的很多成员表示他们在近年来面对着日益增加的压力。

上个月,中国历史最长的LSBTQI+组织上海骄傲(ShanghaiPRIDE)宣布因安全原因停止一切活动。

来自广东的西西说,她在中国教育系统中不断遭遇恐同现象,从老师到同学再到教材都是如此。

“中国大陆的整个社会氛围都是非常恐同的,”她说。

本案是中国近年来第二件对恐同教材的法律挑战。此前一名化名为秋白的大学生曾多次以“对‘恐同’教材监管不作为”为由起诉中国教育部,但均以失败告终。

但并非所有LSBTQI+相关的案件都遭遇了失败。一名跨性别女性请假进行变性手术后被解雇,随后成功地控告雇主歧视。

“如果更多的LGBT人士能站起来维护自己的权利,那就会增加他们在整个社会中的可见度,人们对性少数的了解就会慢慢变化,希望是好的方向吧,”西西的律师说。



分享
Published 4 September 2020 11:51am
Updated 4 September 2020 12:12pm
Source: AFP,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