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人父母如何帮助孩子继续学习中文?

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里,人们可能因工作、旅游、学习或移民等因素而常住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这当中,包括了许多随着父母迁移的孩子们。由于远离母文化的影响,这群孩子的母语教育自然成为父母关注的问题。(作者:吕崇伟,转载须经许可)

learn chinese

Source: CASS supplied

然而,根据笔者个人的经验,许多华人父母为了让孩子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和语言,反而有时刻意压制孩子母语的学习,坚持孩子把新的语言学好再说。或者认为只要和孩子在家天天说中文就够了,应该抓紧时间和精力让孩子尽快掌握新的语言。总之,家长潜意识里总是认为‘孩子继续学习华文’并非当务之急。

根据最近一篇刊在International Teacher Magazine的文章Mother Tongue Learning显示,很多的研究调查已经证明:孩子的母语越好,他们的第二语言会学得更好。同样地,如果孩子的母语程度不高,他们的第二语言学习就会受到限制。这样的理论并不难理解,因为当孩子在学习母语的过程中,他们也在发展其它重要的能力,比如批判性思考能力或阅读/书写能力。当他们开始学习第二语言时,他们可以将从母语中学到的概念(Concepts)直接转换到第二语言,而不需要再重新学习这些概念。例如,一个孩子懂得中文‘一石二鸟’的概念,在英文中他就会懂得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的意思;如果他懂得‘全球化’这个概念,在学习英文的过程中,就不需要再去学习‘Globalization’背后的意义了。事实上,母语的学习也涉及到孩子个人、社会和文化身份认同的发展。研究调查显示:母语能力越强的孩子,对自我的理解、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以及自信心也越强。

在海外二十几年的中文教学过程中,不管在正规的公私立学校或社区学校里,笔者也常常碰到想要孩子继续学习中文的家长。但是,他们最大的困惑是:不知道如何鼓励,或者帮助孩子继续学习中文。在此,笔者愿意提供一些实用的策略,让家长能得心应手地帮助孩子继续学习中文。

1. 幼儿、小学阶段的孩童:
鼓励孩子通过歌曲学习中文。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曾大量使用歌曲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动机,也出版了《边唱边学》视频与学生用书。幼儿教育的理论与笔者个人的经验证明了:孩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歌曲是最佳的语言学习文本。不仅因为孩子对于歌 曲总是很快地就能朗朗上口,而且歌词本身就包含了许多语言和文化的学习。做为非教育工作者的家长们,只要《边唱边学》学生用书在手,绝对有能力通过对歌词的解说和练习来帮助孩子学好阅读和写作。

2. 初中7-10年级的学生:
鼓励孩子通过对新环境(如澳大利亚)和中国语言、文化的比较,来发展跨文化的理解(Intercultural understanding)能力。在21世纪的时代里,跨文化理解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毕竟,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里,每一个人都可能跟不同文化的人共事或交流。尽管华人父母可能也是新移民,但是他们对新环境社会与文化的理解可以通过华文或英文来获得。也就是说,当孩子试着用中文表达对新环境的理解时,父母是可以在这方面提供支持与协助的。在此,笔者建议家长鼓励孩子定期写随笔(Journals)。写随笔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学习用中文表达个人的思维和想法。如果孩子的单字量不够,可先用电脑打出来,让家长修改之后,再腾写上去。

3. 高中11-12年级的学生:
鼓励孩子通过高中中文课程来继续强化中文能力。以澳大利亚新州为例,学生可以选修Chinese & Literature或Chinese in Context高考课程。前者是针对10岁以后移民来澳的孩子或留学生,后者是针对10岁以前来澳或在澳出生的华裔子弟。这两门课程都是通过当代议题(Contemporary issues)的研习来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从而发展他们深层次知识与思考的能力。除了一般的报章杂志外,做为父母的家长们可以通过语音视频(如歌曲、电影或视频)的内容和孩子们讨论文本中涉及到的概念和议题。 例如,周杰伦的歌曲《听妈妈的话》或电影《喜福会》。前者可以探讨为什么要(或不要)听妈妈的话,后者可以探讨两代人的关系或中西文化的差异。中文的学习不仅是单字量的增加,或者对成语、古文的理解。通过语言来看现代社会,来思考当代议题,也都是语言教学的一部分。有兴趣的家长们可以参考笔者编著的《HSC中文母语组课程辅导教材》。

其实,父母帮助孩子继续学习中文不仅是‘学习’本身,也是两代人通过‘中文’培养彼此感情与理解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父母无形中把包括价值观、生活方式或人生态度在内的中国文化传承给下一代,而这应该是海外华人父母帮助孩子继续学习中文最大的意义所在吧!

(文/《边唱边学》作者吕崇伟,facebook )

转载须经许可 作者意见不代表本台立场  谨供阅读。)

分享
Published 20 October 2017 11:09am
Updated 16 March 2018 6:05pm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