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澳住屋危機】華人為慳錢住帳篷:「移民非問題根源」

全澳住房短缺,社會上有「替罪羊論」將問題歸咎於移民。但與此同時,卻有華人因為難以負擔住房開支,選擇搭帳篷居住。

今年23歲的中國留學生胡先生去年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畢業後,在南澳小鎮Tailem Bend一個賽車場找了一份工作。然而,當地位於阿德雷德東南方85公里之遙,附近不是缺乏出租單位,就是租金較貴、性價比低。

「租房其實不是特別困難,房租也不是最大問題,最大的問題是油費和路上通勤花的時間。我住市區也好,後來住山區也好,每天通勤都要兩小時以上。」
每天要開200多公里,路上很多上坡下坡,算下來基本上一個月交超過1000元的油費。
Hu Dezu tent life
胡先生讀書時獲父母26萬澳元支付學費和生活費,如今由於難以租到合適住房而選擇住在一個露營車公園。 Source: Supplied
為了節省油費,胡先生特意買了一輛客貨車作臨時居所,周末才返回住處。後來,他發現公司在附近經營一個露營車公園,便萌生了長期租住的念頭。

「長期住是90元一周,我覺得很便宜,因為我之前的租金是200元。我住那不僅省了油費,每周還能省110元的房租,很划算,那裡環境也很不錯。」

他所住的露營車公園的網站顯示,既有提供度假屋和單個床位出租,也有露營地提供。有獨立廁所和水電的營地收費65元一晚,有水電的營地41元,而最便宜的僅停車位和一塊草地的為30元。
Hu Dezu tent life
營地設施一應俱全,胡先生平時在公共廚房做飯。 Source: Supplied
胡先生買了一個大帳篷,原打算用作儲物間,之後發現帳篷的空間比車更大,放完東西還有空間鋪床,而且「人可以站直」,便乾脆調過來睡在帳篷裡,把物品放在車中。

他的「新家」沒有門、沒有牆、沒有桌子,雖然打風下雨的時候會吵、會搖晃、會吹到變形,感覺「不太安全」,但打足12個地釘之後總算牢固。

他坦言,剛來澳洲時是花家裡的錢,自己對消費沒甚麼概念,直到「疫情以後房租開始漲得很厲害」,「物價基本上也翻了一倍」。如今,露營車公園有水有電,有廁所、廚房和運動設施,日用品也可共用。

紮營生活大大節省了他的住宿開支、通勤時間和燃油費用。他還感覺頭腦更為清晰,身體比住在樓房中更有活力。

他很滿意現時的簡樸生活:「我一直很崇尚這種生活,是一種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感覺......生存所需要的東西其實很少,你不需要太多東西去滿足你的生活。」
8056b713-01bf-442a-ae99-1bda8b38e4f2.jpg
劉曉涵去「流浪」之初,曾租車一個月「試水溫」,最後決定踩單車上路。 Credit: supplied
無獨有偶,昆州華人劉曉涵在2015年隨伴侶來澳洲,輾轉布里斯本和墨爾本,幾年來「眼睜睜地看著房租一年比一年貴」。

2018年,他們發現無法負擔住房開支,而且感覺「就業飽和率挺高的」,遂決定一同前往塔州開啟「流浪」生活——兩輛單車,一個帳篷,隨遇而安。

她接受SBS普通話時透露,當時的生活是邊旅行邊打工:「我們缺錢,就開始思考怎樣找工作呢?第一份工作是我在一個中文背包客的網站找到的。」
大概就是做一個星期的農場工作,攢一點錢,這個地方呆膩了再去下一個地方。
劉曉涵表示,這兩年「流浪」經歷讓她身心受益:「過得非常輕鬆,流浪生活帶給我很多心靈上的治愈......(雖然)沒有收入壓力的情況下整個人(也)都輕鬆很多。」

她後來搬到黃金海岸,有一年時間為外出人士或家庭做寵物保姆(pet sitting),既可賺取收入又可免費住宿。最後她和伴侶在離黃金海岸3個多小時車程的小鎮Stanthorpe買了一座小房子,實現「上車夢」的同時按揭壓力並不大。

這些因為租不到房而選擇住帳篷的人並非個別例子,胡先生透露他有一些同事也在露營車公園居住。近年也有越來越多人選擇住在車中。

移民導致住屋危機?

雪梨房屋經紀Stella So告訴SBS中文,目前業主都在加租,最高達14%,如果是新租客更可加租兩成。「業主毫不擔心出租,因為很多人競爭他們的物業。」

她透露,雖然澳洲的大學要2月底才開學,但不少中國留學生為了早著先機,連農曆新年也不和家人過,早於12月已開始赴澳租房。

與此同時,澳洲社會近年有輿論。2018年來澳讀書的胡先生,被問及如何看待這言論時不置可否,但認為房屋租金上漲主要是因為留學生「突然一下變多了」。

「每年能批出來的移民數量是有限的,也不會一下暴增,但是留學生真的是一下子暴增的。市區新建了很多學生公寓,而且價格都貴得離譜。」

而劉曉涵認為,移民只是把問題「提早爆出來了」。「(澳洲)基礎建設還是不夠先進......人口突然增長就會催化這種隱藏的問題。但是人口不是導致問題的根源,根源在房屋市場和基礎設施的不健全。」

她相信,減少移民是聯邦政府對此問題採取的措施之一:「政府發現了澳洲當下的社會條件,不足以容納快速增長的人口。削減移民是不得已而為之。」
超過40個關注住房和無家可歸者的社福機構,早前參與住房關注組織Everybody's Home的聯署,向總理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及反對黨領袖達頓(Peter Dutton)發出,對歸咎移民的言論表示擔憂。

公開信引述房地產研究機構SQM Research的指,在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即澳洲封關、移民無法入境期間,本地房屋租金攀升達25%,升幅遠超2010至2020年的十年。

其中一個參與公開信聯署的組織是澳洲民族社區議會聯會(FECCA)。該會副主席、首都領地多元文化理事會(ACT Multicultural Council)主席吳耀文(Andrew Ng)相信,移民絕非澳洲住屋危機的主因。

他在接受SBS中文訪問時說:「達頓和國家黨都曾,形成房屋租金壓力。我不是說移民沒影響,但只是部份原因。」
FECCA board members at Multicultural Health Collaboration Conference 2023
吳耀文(左一)與澳洲民族社區議會聯會的董事會成員。 Source: Supplied
公開信強調澳洲的住屋危機已醞釀數十年,而造成當前危機,是由於房屋長期供不應求以及投資者稅收優惠受通脹影響而減少,因此當局應專注於終結「推高建築成本的不公平稅務政策」和加建公屋。

吳耀文解釋:「政府對房地產投資者有,導致房屋價格炒高;(但如果)用很高的稅款來懲罰投資者,又會迫使新樓減少。這是政策問題,當然不是很短時間能解決,但始終要有一個策略。」

「2016-17財年的新建房屋其實已開始遞減,(住宅用途)土地也少了。還有一個現象是以前很多是一家人一起住,現在多了單身人士搬出去住。」

移民改革加劇「替罪羊論」?

在2022-23年度淨移民人數達到創紀錄的518,000人之際,聯邦政府對包括住房在內的行業進行諮詢後,去年底,收緊對技術移民和留學生簽證的申請條件,旨在大幅減少移民入境數字。

內政部一份討論文件指出,雖然更多的,但移民湧入確實會影響住宅供應。

留學生簽證是今次。澳洲大學聯會(Universities Australia)行政總裁傑克遜(Catriona Jackson)回應政府新政時表示大致上同意收緊措施,但亦警告不要視留學生為住屋危機的代罪羔羊。
吳耀文也同意當局收緊移民,同時不認為此舉是把社會問題歸咎於移民。「新的移民政策是圍繞提高(新移民)質素,這個對澳洲(移民政策)是無可厚非的,是一個正面的處理方式。」

但他指,政策的影響就如硬幣的兩面:「可能有人(從中)只是看到,移民多了加劇了房屋短缺......但我認為這不是主因,更多是(政府)房屋策略有問題。」
所有移民政策的改變都是想從好的(方向出發),但過程之中會不會漠視了對移民的負面影響?這不奇怪。
對於如何改善「把問題歸咎移民」的這種社會輿論,他建議,政府應該增撥資源給多元文化社區,傳達正確資訊,同時移民群體也應增加了解社會狀況,有困難可向多元文化機構求助。

「澳洲是一個很關注移民權益的國家,有不少團體都會為移民發聲。」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

分享
Published 22 February 2024 9:29am
Updated 26 February 2024 11:06pm
By Koma Cheng, Shan Kou
Source: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