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薪育兒假將獲退休金 全澳每年18萬家庭受惠

聯邦工黨政府決定落實一項競選承諾,將在帶薪育兒假期的支付退休公積金供款,在明年2025年7月1日起開始實施。

A woman holding her child.

獲帶薪育兒假福利金人士,將額外獲12%退休公積金供款。 Source: Getty / Charles Gullung

要點
  • 從2025年年中開始,政府的育兒假津貼(parental leave payments)將增加退休公積金(superannuation)供款。
  • 額外12%將支付到退休公積金基金。
  • 在5月公佈的聯邦預算案,將有這項新措施更多詳情。
根據聯邦政府的一項新政策,享有政府資助的帶薪育兒假人士,將在育兒假津貼之外獲得退休公積金供款。

每年約有18萬個家庭獲得政府資助的帶薪育兒假,從2025年7月1日起,這些家庭將額外獲得12%的退休公積金供款,存入退休公積金基金。

政府尚未提供這筆款項的所需的撥款金額,但表示將在5月公佈的預算案,提供更多詳情。 

帶薪育兒假最近有甚麼變化?

這項措施是在去年進行改革之後實行,該改革將現有的兩項款項合併為一個共用的20周計劃,擴大了獲得帶薪休假的範圍,並使新爸爸更容易獲得帶薪育兒假。

休假時間將逐步增加,直到2026年達到26周。

在2022年聯邦大選之前,政府曾提議在育兒假津貼中加入提供退休公積金供款,但在投票日幾天前放棄了這政策綱領。
政府的婦女經濟平等工作組(Women's Economic Equality Taskforce) 曾建議,政府在2023年5月的預算案之前將退休公積金供款,納入帶薪育兒假津貼,但政府當時提到預算限制。

去年10月,綠黨參議員沃特斯(Larissa Waters)力主在帶薪育兒假中引入退休公積金,並表示該党希望為那些退休後退休公積金少於男性的澳洲婦女,帶來更好的結果。

工會多年來一直在推動這項改革,但認為帶薪育兒假津貼,應為全額工資的替代。

朝野對這項政策有甚麼看法?

聯邦婦女事務部長加拉格爾(Katy Gallagher)表示,政府育兒假獲支付退休公積金供款,是重要的投資,有助於縮窄男女之間的退休公積金差距。

加拉格爾表示:「數據很清楚,當女性離開職位照顧子女時,她們的退休收入會受到影響。 平均而言,女性的退休收入要比男性的少25%。 」

聯邦社會服務部長利絲和(Amanda Rishworth)表示,這些津貼是優先考慮「性別平等、更好地重視照料工作和提高女性勞動力參與度」的關鍵一步。

「這有助於將在工作中請假來照顧孩子正常化,並強調帶薪育兒假不是一種福利,是一種職場權利,就像年假和病假一樣。」
在野兩黨聯盟前排議員帕特森(James Paterson)說,帶薪育兒假最初被設想為一項福利計劃,而不是工資替代,而且在歷史上沒有支付過退休公積金供款。

他說,這是工黨的一種「新方法」,兩黨聯盟將仔細審查。

帕特森周四(3月7日)對天空新聞台表示:「我們將非常仔細研究細節,特別是撥款開支,確保政府在這方面做了功課,確保全部開支是透明和明確的。」

帶薪育兒假津貼的金額為多少?

全澳每周的帶薪育兒假的津貼為812.45元,為最低工資標準,並鼓勵僱主提供額外補貼。

大約五份三的僱主會在政府計劃之外,提供帶薪產假,但金額和時間長短會有很大差異。

根據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peration and Developmen; OECD)家庭資料庫的數據,澳洲仍然落後於經合組織的大部份成員國。 經合組織有38個成員國,這些國家的平均帶薪育兒假為61周,其中母親為53周,父親為8周。

誰有資格獲得帶薪育兒假?

帶薪育兒假適用於年收入低於35萬元的家庭或年個人收入低於169,000元。

如果一個家庭的年收入超過350,000元,但其中一人年收入低於169,000元,他們仍將有資格獲得帶薪育兒假。

如果單身人士年收入超過169,000元,但是家庭年收入低於350,000元,他們也仍有資格獲得帶薪育兒假。

該假期津貼必須在孩子出生或被領養之後使用,如果家長雙方共同使用,則可以共用100天育兒假。

加拉格爾說,雖然一些僱主已經在帶薪育兒假之外支付退休公積金供款,但這些變化將確保所有領取帶薪育兒假津貼人士,都能獲得退休公積金供款。

據估計,到退休年齡時,女性的退休公積金帳戶金額比男性的少三份一。

部份資料來自澳聯社 AAP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及節目重溫。 

分享
Published 7 March 2024 4:44pm
By Madeleine Wedesweiler
Source: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