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華人酒後較易面紅?

聖誕及新年期間,不論狂歡派對,或是三五知己聚首,不少人會選擇飲用酒精飲品。但你有否想過為何有人喝酒後比其他人更易面紅?

Rethink what you know about red wine.

Rethink what you know about red wine. Source: AAP/Jean-Michel Labat

有研究指,飲用啤酒,葡萄酒或烈酒時,三分之一以上的東亞裔人士(尤其是華裔、日裔及韓裔)會面紅,由於相關人士體內缺乏用以分解酒精的一個酵酶:乙醇脫氫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

酒後面紅有何原因?

酒精進入身體後,肝臟會以兩個步驟分解酒精:

第一步,人體內的醇脫氫酶(alcohol dehydrogenase)會將酒精內的乙醇轉化成相當討厭的化學物質:乙醛(acetaldehyde)。體內積聚太多這種有毒化學物質,就是讓人面紅、宿醉及感到不適的原因之一。

然後,第二步,乙醇脫氫酶(aldehyde dehydrogenas)則將乙醛轉化為乙酸(acetic acid,等於醋的酸性組成部份,對人體無害)。

而華裔、日裔及韓裔人士當中,乙醇脫氫酶缺乏症很常見。而這種遺傳可以來自父或母,甚至有人會從父母身體,遺傳兩組不同的乙醇脫氫酶缺乏症的基因,令肝臟無法成功製造乙醇脫氫酶。

而這種情況,於其他族裔人士身上較少見到,但並非完全不出現。

若繼承乙醛脫氫酶的全部或部分缺陷,人體將會於飲酒後,很快就累積高水平的乙醛,並要用較長時間分解,而其間就會有醉酒的反應。

乙醇脫氫酶缺乏症對我們有何影響?

乙醇脫氫酶缺乏症原來亦有積極和消極的健康影響。

好消息是,由於有乙醛脫氫酶缺乏症,東亞人士會出現酒精中毒和酒精相關癌症發病率較低。這是因為喝酒後醉酒後出現不快的反應,會減少一個人飲酒的份量。

但壞消息是,如果一個人證實有乙醛脫氫酶缺乏症,但仍然堅持飲酒,酒類相關癌症的風險,例如食道癌,就變得更高。

而如果一個人只有部份乙醛脫氫酶缺乏症,其風險則最高。因為雖然他們體內,對酒後不適效果有一定耐受性,但實際上,體內會維持高水平的乙醛較長時間。

藥物可以防止酒後面紅嗎?

媒體和網絡上,經常會報導“抗組織胺藥物”(antihistamines)可以防止面紅 。

一些用於治療胃酸倒流的藥物(例如Zantac和Tagamet)被認為是一種非典型“抗組織胺藥物”,雖然一般情況下,很多人不會認為這些藥物是抗組織胺藥物,但由於藥物可以抑制組織胺H2,而當中具有減少酒精引起面紅的副作用,實際上亦是一種抗組織胺藥物的型式。

另外,較為常用的抗組織胺藥物(例如Zyrtec,Telfast和Claratyne)則針對另一組組織胺H1產生作用,而對酒精引起的面紅無太大影響。

抗H2藥物的副作用小,是比較安全的藥物。 但是,雖然藥物能夠隱瞞症狀,但不會減少乙醛的毒性作用。不過,使用這些藥物後飲用過量的酒精,則會導致人體對乙醛敏感度減少,增加患癌症的風險。

一杯飲料中含有多少酒精,或者一個人喝得多快,無論是甚麼酒精,都會影響體內乙醛的濃度。所以,如果你有乙醇脫氫酶缺乏,最好避免酒精。 但是,如果你要喝酒,最好還是適量飲用,並讓面紅自然發生。

緊記酒後駕駛會增加撞車風險。

 


分享
Published 29 December 2017 11:11am
By Ivan Leu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