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澳洲東岸的洪水與氣候變化有甚麼關係?

澳洲東岸過去兩個星期連場暴雨,引發千年一遇的洪水,今次的洪水與澳洲以往的自然災害相比有何不同呢?在氣候變化下,預計這種規模的洪水會否出現得更加頻繁?科學家指答案並不是那麼簡單。

Queensland floods

Queensland flood Source: (AAP Image/Dan Himbrechts)

昆洲東南部和新州北部今個星期連場暴雨引發災難性的洪水。

新州 Lismore 的洪水高達約 14.4 米,比當地之前的最高洪水紀錄高出 2 米。

那麼這與澳洲過去發生的水災(例如是 2011 年發生的那次)相比是有多嚴重呢?在氣候變化的情況下,大家是否需要再面對這種又嚴重、又頻密的水災發生呢?科學家解釋這些問題的答案並「會」或「不會」那麼簡單。

氣候變化並不能解釋所有情況,因為各種原因都可能會導致出現極端降雨。更重要的是,目前指今次水災是否與氣候變化直接相關仍然言之尚早,因為這需要將多次引發水災的原因歸納來研究,這可能需要數月或數年才能得出結果。

無論如何,大家需要知道這些的極端天氣,會在全球暖化的環境下會出現得更頻密。死亡人數不斷上升、持續地需要疏散和房屋遭受破壞的情況,將成為澳洲殖民地史上最極端的自然災害之一。

今次水災與以往水災比較

澳洲東岸經常落暴雨並引發洪水,澳洲 Yugara 和 Yugarabul 的原住民,早在歐洲殖民統治澳洲之前,已記載了關於布里斯本河地區發生過重大洪水的傳統故事,泛濫平原的沉積物顯示,像 2010 年至 2011 年所發生的嚴重水災,在過去 1,000 年內至少發生過 7 次。

根據文獻記載,在 1820 年代、1840 年代初和 1890 年代、1931 年、1974 年,當然還有 2010-2011 年,嚴重的洪水均淹浸了昆洲南部多個城鎮。

每次水災都帶來毀滅性的破壞,並每次打破對上一次的紀錄,這取決於大家對哪些紀錄感興趣。

1841 年和 1893 年的水災被認為是布里斯本市有史以來最高水位的紀錄,達到 8 米以上。澳洲有紀錄以來雨量最高的一天亦是在 1893 年,當時在昆州 Glasshouse Mountains 的 Crohamhurst 一天內的雨量達到 907 毫米。

1974 年發生的水災就是與很多沿海地區出現的極端降雨總量有關,包括布里斯本在一天內下了 314 毫米的雨量,在 Mount Tamborine 和 Surfers Paradise 西北部等地,3 天內的降雨量超過 1,000 毫米。

2010-11 年發生的水災雖然在極端降雨總量來計沒有那麼嚴重,但因為發生在昆州內陸範圍發生而令人關注,那次亦是澳洲有紀錄以來在 7 至 12 月降雨量最多的。
布里斯本今次的洪水水位達到 3.85 米,低於 2010-2011 年的 4.46 米,但新州北部的 Lismore 等其他地區的洪水水位卻打破了紀錄,很多地方與今次水災相關的降雨統計數據,也接近有紀錄以來的最高水平,這可能是由於相關天氣系統緩慢移動有關。

新州之前 6 次最高降雨量紀錄中,有 4 次都是在 2 月 28 日,布里斯本剛剛經歷了 3 天超過 200 毫米的雨量紀錄,但這些並不是當地有紀錄以來的雨量最高單日紀錄,最高的紀錄可以追溯到 1841 年。

解開氣候變化的作用

科學家表示,每當大家談到理解人類引起的氣候變化在極端事件中所產生的作用時,便會很容易提出錯誤的問題:「是否因為氣候變化而造成?」

由於任何極端天氣是與氣候的多變性、大型天氣系統、局部地區天氣和氣候變化的表現所造成,因此不可能簡單地用「是」或「否」來定斷。

相反,我們應該問的問題是:「氣候變化是否促成了這些極端天氣?」

首先,自 20 世紀中葉以來,昆州東南部和新州東北部的夏季降雨量實際上略有減少。但是,這些地區的降雨量變化很大,而拉尼娜現象—一種與潮濕天氣相關的自然氣候現象—經常為該地區帶來洪水,正如我們在 2010-2011 年和 1970 年代所看到的那樣。
事實上,拉尼娜現象(以及與乾燥天氣相關的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令確定與氣候變化相關的趨勢更加困難。換句話說,雖然可能存在人為因素引起氣候變化,但自然的高氣候的多變性,令有關問題難以被解開。

全球變暖每升高攝氏 1 度,大氣中的水分就會增加約 7%。然而,我們還需要適當的天氣系統,來觸發空氣中釋放水分並導致極端降雨,因此氣候變化對這些系統的影響是不能確定。

氣候變化和天氣系統

昆州東南部水災的嚴重程度,部分是由於一個被稱為「大氣河流」(Atmospheric Rivers)的天氣系統在該地區停留了幾天。更差的情況的是,由於目前的拉尼娜現象和 2020-2021 年夏季的拉尼娜現象,令降雨量高於平均水平,雨水落在了已經濕透的土地上,對洪水的規模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科學家又指,我們不能完全了解這些自然系統的持久性,將在未來產生甚麼變化,但最近的研究顯示,氣候變化將導致雪梨上空長期存在的「大氣河流」,在 21 世紀末出現的頻率幾乎增加一倍,目前仍未不知道在雪梨以北的地區是否也是受這系統影響。

更複雜的是,有證據顯示,氣候變化可能正在影響厄爾尼諾和拉尼娜事件的頻率、強度和影響。

氣候變化預測亦顯示,在澳洲東部,大家可能會看到經常出現一日之內落暴雨而導致山洪暴發事件的數量會有所增加,但仍然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至於在全球範圍內,各國政府之間的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上周一發表的報告預測,與 19 世紀工業化前地球溫度高出攝氏 1.5 度相比,本世紀地球溫度如果高出攝氏 2 度,將帶來兩倍的洪水破壞,而如果高出攝氏 3 度時,這將增加 3.9 倍的洪水破壞。 

雖然氣候變化很難確定對澳洲水災帶來有多大影響,但大家需要知道澳洲東岸經常受洪水影響,只要加強對嚴重水災的防禦能力,將有助減輕水災帶來影響。

在採取措施方面,例如將新的住宅和基礎設施項目,集中建在泛濫平原以上的地區,將有助減低大家一旦遇上水災的影響。

Andrew King 為墨爾本大學氣候科學高級講師,他獲得澳洲研究委員會和國家環境科學計劃的資助。

Linden Ashcroft 為墨爾本大學氣候科學和科學傳播講師,她獲得澳洲研究委員會的資助。

Sarah Perkins-Kirkpatrick 為澳洲研究委員會極端氣候卓越中心首席研究員;新南威爾士大學雪梨分校澳洲研究委員會未來研究生,她獲得澳洲研究委員會的資助。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5 March 2022 3:01pm
Updated 12 August 2022 2:55pm
By Andrew King, Sarah Perkins-Kirkpatrick
Presented by Timothy Wu
Source: The Conversation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