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塚治虫 x 人工智能】以新冠病毒為背景:AI 協助創作新版《怪醫秦博士》

blackjack.jpg

人工智能協助創作的「新版怪醫秦博士」。 Credit: Kyodo/ Japan Times

下載 SBS Audio 應用程式

其他收聽方法

人工智能(AI)技術協助漫畫家延續經典漫畫代表作,並將加入時事元素,預計將在今年北半球的秋季發行。今日鐳射全方位張艾利和大家分享日本漫畫界新的一頁。


相信很多日本漫畫都陪伴著不同年代的人成長,而較受歡迎的包括有宮崎駿的《天空之城》、《龍貓》、鳥山明的《龍珠系列》和《IQ博士》、井上雄彥的《男兒當入樽》、籐本弘的《叮噹》(或稱《多啦A夢》)、齊藤隆夫的《骷髏13》、尾田榮一郎的《海賊王》、高橋陽一的《足球小將》和多產漫畫家手塚治虫。

最近,日本著名已故漫畫家手塚治虫 (Osamu Tezuka) 的長子手塚眞 (Macoto Tezuka) 宣佈透過人工智能 (AI) 技術將手塚治虫50年前的經典代表作《怪醫秦博士》重新創作。計劃將聯同慶應義塾大學 (Keiō University) 的栗原智教授組成「TEZUKA2023」合作項目。利用AI技術加入時事元素包括新冠疫情,預計今年北半球秋季於《週刊少年Champion》發行。

手塚眞認為,如今AI技術有了飛躍性的進步,雖然是次企劃難度很高,「有一半的概率可能難以達成」,但他仍堅信挑戰是最重要的,相信若父親仍在世,亦會支持他使用AI技術協助創作的計劃,開闢全新的漫畫創作方式。

在1989年逝世的手塚治虫有著「日本漫畫之神」的尊稱,筆下多部代表作是新生代漫畫家的啟蒙。其中《怪醫秦博士》於1973年至1983年連載十年,主要描寫一名沒有執照的天才外科醫師的故事,是全球首部獲得商業成功的醫學主題漫畫,甚至推動了日本漫畫在1970年代的轉型,與另外兩部漫畫並稱為20世紀70年代三大漫畫作品。

繼承了父親的手塚製作所的手塚眞,作為現任所長,在本月初出席了「TEZUKA2023」於東京港區慶應義塾大學舉辦的企劃報告會,並委任了AI專家栗原智作為新版《怪醫秦博士》的總製作人。利用AI技術創作,不是為了取代人類,而是希望研究「AI可以協助人類創作漫畫到甚麼程度」!

他透露,團隊已將「怪醫秦博士」200多集的劇情數據輸入AI系統中,並將「感染」字眼改成「新冠」,隨後利用AI文本生成工具GPT-4撰寫故事大綱,生成一篇關於「怪醫秦博士」協助處在一座偏遠離島的醫療團隊,治療一名感染新冠病毒的孩子的故事。再用AI圖像生成工具Stable Diffusion來協助圖像創作。

手塚眞在報告會上展示了部分AI創作出的圖像,顯示《怪醫秦博士》拿著現今社會普遍使用的智能手機、頭戴VR裝置,並稱該作品充滿了手塚治虫的風格,從筆觸及線條細節中就能看出是他的作品。

他同時強調,「新版怪醫秦博士」是新作而非續集,因為並不是由原作者親手創作而成。手塚眞表示,父親在作品中所呈現的除了美好的未來社會,還有人類所面臨的問題與危機,就如同作家在創作過程中所面臨的各種挑戰。

手塚眞使用AI創作漫畫的靈感,希望通過科技的協助,進一步擴展人類的創造力。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