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儂牆:抗爭、打氣、藝術

Emotional support walls.

Source: Quartz

下載 SBS Audio 應用程式

其他收聽方法

香港政府提出「逃犯條例」修訂觸發全港各區舉行遊行集會外,不同地區亦不斷出現一幅幅貼上大量便條紙的「連儂牆」,寫上各地市民的訴求及為香港打氣的字句。究竟為何稱之為「連儂牆」?余睿章在今集「時事百寶箱」為大家介紹。


2019年,香港,夏天。為反對政府提出的「逃犯條例」修訂,兼要求特首下台、重啟政改落實真普選、就警察鎮壓示威者的行動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等,香港市民連續多個星期在全港各區自發組織示威遊行,表達訴求,可謂「遍地開花」。他們佩戴安全帽、雨傘、口罩、眼罩等,以防警方接二連三使用胡椒噴霧及催淚彈驅散。

但遍地開花的,亦包括一個全新的「抗爭武器」- 。這些便條紙寫上為香港加油打氣字句,以至馬丁路德金等民權運動領袖的著名金句,甚至是針對警察「過度使用武力」的行為提出控訴,在全港各區出現,形成一道道大大小小的「連儂牆」。
Portion of the wall. 1993
Source: Wikimedia/ Infrogmation of New Orleans (CC BY 2.5)
這些「連儂牆」,取名自一幅位於捷克首都布拉格修道院大廣場中的一道同樣稱為「連儂牆」的牆壁,原本屬於「醫院騎士團」(或名為「馬耳他騎士團」)。

1980年,英國披頭四樂隊(The Beatles)成員之一連儂(John Lennon)被刺殺後,將連儂的肖像及部份樂隊作品的歌詞塗鴉在該幅牆上。

1988年,連儂牆成為捷克民眾發洩對當時共產主義政體憤怒的源頭;大批捷克青年在牆上書寫不滿的標語,導致當地發生一場學生及警察之間的大規模衝突,涉及數以百計學生。他們被稱為「連儂主義者」,甚至被捷克當局稱為酗酒者、精神病患者、反社會份子及西方資本主義間諜。

牆上原先的連儂肖像早已被新的塗鴉所覆蓋。即使當局曾經專門找人前來進行重繪,但每次不足兩天便會被鮮花圖案及歌詞所填滿、覆蓋。連儂牆,已成為今時今天青年抗爭、對抗極權的一個象徵性標記。
The John Lennon Wall in the summer of 2014, shortly before it was destroyed in November 2014
Source: Wikimedia/ Spaul57 (CC BY-SA 4.0)
2014年香港「佔領中環」運動進行期間,有市民在金鐘夏慤道香港政府總部一道牆壁上,貼上數以萬計的便條紙,並寫上金句語錄、歌詞、字句、圖形等,甚至包括以英文寫成的「來自布拉格,我們支持你,香港」字句。

佔領行動結束後,大部份位於「佔領區」內的藝術品被清拆以作為歷史記錄,而不少示威者後來的一部份藝術品,甚至引發出因在牆上以粉筆繪畫花朵圖案而被捕的事件。
Hong Kong Umbrella Movement protests; Lennon Wall @ Central Government Offices 21 October 2014
Source: Wikimedia/ Underbar dk (CC BY-SA 4.0)
2019年,香港政府提出修訂「引渡條例」觸發200萬人上街抗議,,並伸延至周邊位置中信橋及夏慤花園平台通道;其後,有市民更自發在全港各區設立「連儂牆」,讓各區市民可以留言、為香港打氣、表達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的心聲及對示威者的支持。

然而,各區「連儂牆」接二連三發生衝突事件,有不少地區之「連儂牆」甚至縱火,,亦有人自發輪流到場保護「連儂牆」免受破壞。

同時,亦有不少懷疑支持政府提出修例的人士前往部份「連儂牆」所在位置,不滿區內市容遭到破壞,撕走牆上的便條紙,與在場的反修例人士爆發
Tai Po Market Station underground tunnel Lennon Wall
Source: Wikimedia/ Wpcpey (CC BY-SA 4.0)
香港傳媒引述指出,食環署會評估「連儂牆」所產生的環境衞生問題,如有相關投訴局方將作出跟進。

則指,設立「連儂牆」或會觸犯《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04條,而自行撕毀「連儂牆」則可能觸犯《刑事罪行條例》第60條。
Cassie Chan with her daughter, who wrote words of encouragement for Hong Kong on a Post-it.
Source: Quartz/ Isabella Steger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