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孩,该怎么呵护虐待创伤后的你?

Amy Lai

Amy Lai Source: Amy Lai

下载SBS Audio应用程序

其他收听方式

近期,中国上海、北京的几所幼儿园接连发生幼童被虐待事件。据中国媒体报道,多名家长反映孩子被喂芥末或药片,甚至北京某幼儿园的幼童身上被发现有针孔。孩子们的遭遇牵动着很多人的心,我们在关注真相之余不禁会想,这些伤害会对孩子造成怎样的影响?为此,本台记者海燕采访了儿童心理医生Amy Lai。


根据澳大利亚创伤后心理健康研究中心(ACPMH)的研究,澳洲有超过三分之二 的儿童从出生到16岁时会受到至少一个创伤性事件的伤害,虽然大多数儿童在家庭的帮助下能自然恢复, 但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发展成心理紊乱疾病,比如抑郁症、焦虑症,或者 PTSD。

PTS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在中文中一般被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其症状包括会出现不愉快的想法、感受或梦,接触相关事物时会有精神或身体上的不适和紧张,会试图避免接触、甚至是摧毁相关的事物,认知与感受的突然改变、以及应激状态频发等。

对于幼童来说,遭遇虐待的经历会对他/她的未来成长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儿童心理医生Amy Lai专注于12岁以下儿童的心理治疗工作,她在接受SBS采访时说,首先这会令孩子丧失对身边亲密成人的信任,从而对其他人失去信任,其次孩子的自尊心会受到很大打击,会不由自主地将被伤害的原因归咎于自身,这会导致其在日后每当遭遇不幸的事情,都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诱发痛苦的情绪。

所以,及时发现并干预孩子的心理问题极为重要。

为人父母,如何能够及时发现PTSD症状,并帮助孩子接受正确的治疗呢?
Amy Lai结合临床经验,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症状来判断孩子是否遭遇了创伤性事件:

第一是孩子性格和行为的突然变化,无论是一向开朗的孩子突然不说话,或是一向内向的孩子变得暴躁粗鲁,都值得特别注意;

第二是孩子持续地做噩梦,且不易从梦境中叫醒,家长也应当引起重视;

第三是孩子出现愣神的状况,看似沉浸在另一个痛苦的场景中无法自拔,那么很有可能发生了创伤性事件。

采访中,Amy Lai还特别提到家庭暴力对孩子的不利影响,即便孩子并未直接遭遇暴力对待而是目睹父母之间的暴力行为,都等同于经历一次创伤性事件。而有些家长因为“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观念,即便发现孩子遭遇伤害也不愿意及时带孩子接受心理疏导,那么日积月累会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变得越发复杂,难以治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