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健谈】MBTI心理测试:自我认知的捷径还是误区?

LinTan and MBTI.jpeg

本期《圆桌健谈》节目,注册心理咨询师陈慧菱会就MBTI心理测试的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Source: Supplied / LinTan/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下载SBS Audio应用程序

其他收听方式

从古老的生肖属性,到星座血型,再到如今风靡一时的MBTI心理测试,人们似乎总在寻找一种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方式。然而,这些方式真的有效吗?它们是否真的能揭示我们的内心世界?点击 ▶ 收听专家的解答。


点击 ▶ 收听播客。

随着心理健康意识的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我认知与归类,各种心理测试和评估工具也应运而生。

其中,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人格测试以其独特的性格分类方式,吸引了众多追求自我认知的人群。然而,这一测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在心理学界一直备受争议。

从古老的生肖属性,到星座血型,再到如今风靡一时的MBTI心理测试,人们似乎总在寻找一种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方式。

然而,这些方式真的有效吗?它们是否真的能揭示我们的内心世界?本期《圆桌健谈》节目,注册心理咨询师陈慧菱会就MBTI心理测试的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什么是MBTI?

MBTI全称是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一种迫选型、自我报告式的性格评估测试,用以衡量和描述人们在获取信息、作出决策、对待生活等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性格类型。

作为一种基于荣格心理学理论的性格分类工具,MBTI通过四个维度(能量来源、信息收集、决策方式和生活态度)将人的性格划分为16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行为倾向。
Lin Tan.jfif
澳大利亚注册心理咨询师陈慧菱。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希望通过各种方式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价值观、优势和劣势,从而更好地规划生活和职业发展,MBTI的“走红”也适应了当下快节奏高压生活下,年轻人对自我认知的需要。

“使用这些心理评估和测试呢,为的是要让一个人去了解这个人的价值观、他的优势、他的劣势,”陈慧菱说,“我觉得这个对于整体的企业规划还有本人的成长,是特别有帮助的。”

然而,她也强调,MBTI测试并不是万能的,不能过分依赖测试结果来定义自己或他人:MBTI的分类方式过于简单和刻板,无法充分反映人的性格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巴纳姆效应”:人总能从测试里找到“自己的影子”

慧菱表示,自我认知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议题。然而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很多流行的心理测试和评估方式都缺乏实证支持。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MBTI并非是个具有效性的心理评估,所以我本人也是不建议大家使用的,”陈慧菱说。

她进一步指出,MBTI将人的性格分为四个维度,每个维度又有两个极端,从而形成了16种性格类型。然而,人的性格是多元且动态的,这种简单的分类方式并不能完全揭示一个人的复杂性。

她说:“把人简单归类在这几个框框里边,是得不到很多科学研究的支持和实证的。”
除此之外,MBTI测试中的一些描述往往非常模糊和普遍,使得很多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巴纳姆效应”,即人们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自己。这种效应可能导致人们在认识自我时产生认知偏差。

此外,MBTI测试的结果往往受到测试者的情绪、环境和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受到质疑。

如何规避“巴纳姆效应”带来的认知偏差?

早期的星座理论将人按照12星座简单分为12种性格,许多人也十分熟悉双鱼座“爱哭”、天蝎座“爱记仇”的说法,甚至成为了一些人心目中的刻板印象,这便是“巴纳姆效应”最直观的例子之一。

然而,自我认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反思和学习来逐渐了解自己。

那么,如何规避“巴纳姆效应”带来的认知偏差呢?陈慧菱给出了她的建议。

“要先去考察一下我即将要做的这个测验或评估,它是否有效,是否是有通过研究的证实。”

慧菱建议尝试使用更科学、更全面、基于大量的实证研究的心理评估工具,这些工具能够更准确地揭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

不过,如果出于社交目的去做相关测试,则不要太过于相信其结果,“一笑而过”就好。

“比如说玩占卜,如果说只是一个社交,玩了之后就大家开心,那也是可以,但是……如果这个测验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话,那可以的话就不要完全相信这个结果。”
TypeTable.png
Source: Supplied /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人的性格和命运是复杂多变的,不可能被简单地预测和归类。

但MBTI之所以能够如此盛行,也要归功于社交媒体的大范围传播,赋予了其一定的社交属性,成为人们在满足归属需要、进行社会比较甚至参与共享文化体验等多种心理驱动下的自然行为。

对于这样的社会现象,慧菱有何看法呢?下期《圆桌健谈》节目,她将解析这一现象的利与弊,并提出自己的专业建议。

点击收听完整本期节目。
LISTEN TO
mandarin_180324_MBTI and self-awareness.mp3 image

【圆桌健谈】MBTI心理测试:自我认知的捷径还是误区?

SBS Chinese

18/03/202409:14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关注Mandarin。您也可以通过苹果播客、Spotify等播客平台随时收听和下载SBS普通话音频故事。请在  和 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