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封博弈:为“群体免疫”还是经济发展?

People wearing mask

Source: Getty Images

下载SBS Audio应用程序

其他收听方式

随着疫情的好转,维州开始逐渐解除封锁。 但是,在全球范围疫情依然不容乐观。欧洲各国在短暂的小范围开放国界之后,遭遇疫情的反弹。 (欢迎点击图片音频,收听采访。)


 今年7月,英国曾免除西班牙到访游客的隔离检疫措施。10月以后,英西两国的日均新增确诊数已经破万,而维州在经历了7月第二波疫情峰值之后,新增确诊人数已经回落到个位数。

Monash大学初级保健学院副教授杨辉表示,只从“分子”数据上对比维州和欧洲各国的数据并不是一种“最恰当的方式”。他表示,各国和地区的人口密度、地理位置、季节气候、政治环境、以及国内经济对全球贸易的依赖程度都会影响疫情的限控决定和效果。 


要点:

  • 杨老师表示,长期的封锁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措施。
  • 严苛的封锁措施是将公共卫生安全的三要素做到极致。
  • 杨老师表示,接种疫苗的公共卫生意义旨在建立人群免疫屏障。

“我们会发现相对闭锁的、自我存在感很强的、发展比较内敛的或者在地里位置上远离大都市的、远离世界世贸经济中心的这些国家和地区,从曲线上看,他们的疫情控制的蛮好的。” 

针对维州抗疫所取得的成效,杨老师表示,这一“令人羡慕”的结果由长期封锁所支撑,而这一举措“并不值得炫耀。” 

“这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措施。”
Police monitor people seated outside bars and restaurants in Soho, London, on the first day after the city was put into Tier 2 restrictions
Police monitor people seated outside bars and restaurants in Soho, London, on the first day after the city was put into Tier 2 restrictions Source: Press Association
杨老师强调,仅从公共卫生安全的角度出发,封锁、限控越严格,抗疫的效果会更显著,但其代价也越发高昂。 

“公共卫生最经典的就是三招:第一,控制传染源;第二,控制传播途径;第三,保护易感人群。严苛的封锁措施是在最可能的情况下,把这三招做到极致。” 

如今,澳新两国在逐步实现跨塔斯曼旅游计划。本周,数十名新西兰居民来到了不被允许前往的西澳和维州,引发了维州州长安德鲁斯的担忧。对此,杨老师从公共卫生安全的角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不让他们去西澳(和维州),是在保护新西兰人还是在保护澳洲人呢?” 

何为公共卫生?

杨老师说,公共卫生安全类似于其他的公共设施,比如说街道的路灯,并非只为特定的人群照明。 

“对同样一个事情,不同的利益方所站的角度可能是不同的,理解也不同。我们个人看问题总是聚焦于个体健康:我会不会得病;而对政府和公共卫生来讲呢,是群体健康:危险的人会不会得到了保护。” 

杨老师以“群体免疫”这一公共卫生概念为例作出解释:实现“群体免疫”的方式包括两种,即大多数人自然感染产生抗体或接种疫苗。其结果都是减少易感人群,在人群中形成免疫屏障。但所谓屏障并非“滴水不漏”,所以接种疫苗项目并不能够保证每个个体不会感染疾病,而是保护那些没接种的或脆弱的人不感染疾病。杨老师也强调,“群体免疫”并不是敞开任其传播,而是在保护弱势群体的情况下进行自然感染。 

“有没有严格的隔离和封城措施,有没有履行和执行检疫,都是在权衡是不是有可控的自然免疫。” 

解封的背后存在政策与疫情的博弈,从公共卫生安全的角度,解封到底意味着什么? 个人与政府对限控的不同理解到底孰优孰劣? 

欢迎点击图片音频收听完整采访。
澳大利亚人必须与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离,请查看您所在州或领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现感冒或流感症状,请留在家中并致电家庭医生或全国冠状病毒健康信息热线1800 020 080安排测试。

SBS致力于用63种语言报道最新的COVID-19新闻和信息,详情请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