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inion

【民眾自生自滅?】澳洲疫情發展有兩條路揀

有專家指,澳洲保護民眾安全的防護措施已經崩潰,澳洲人要自生自滅, 現時急需新策略應對並「拉平曲線」。 究竟何謂「疫苗+」策略?

People queue at a walk-in COVID-19 testing site at in Melbourne, Wednesday, January 5, 2022.

People queue at a walk-in COVID-19 testing site at in Melbourne, Wednesday, January 5, 2022. Source: AAP

世界衞生組織新冠病毒疫苗成份技術諮詢小組成員麥金太爾(Raina MacIntyre)教授指,澳洲在控制疫情方面,已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從原本成功控制新冠疫情,變成現時世界上每日確診病例增幅最高的國家。

病例爆炸式激增 實際確診遠高於官方數字

除西澳外,全國的確診病例爆炸式激增。

而實際感染病例可能遠高於官方提供數字,因為許多病人甚至無法進行病毒檢測,或只進行了快速抗原檢測,而這些數字均未有納入數據。

身體較弱的弱勢社群在檢測中心輪候數個小時,卻被拒之門外。亦有人發現檢測中心在未有任何解釋的情況下關閉。
麥金太爾教授認為,州及聯邦政府未有立刻為檢測服務增撥資源,反而是通過縮緊能夠接受檢測者的資格以及密切接觸者的定義,進一步限制了民眾能夠檢測的機會。

由於傳統的PCR檢測系統超出負荷, 州及聯邦政府經已將快速抗原檢測作為重點策略。然而,這些快速測試並不是免費,而且購買非常困難,並有價格被炒高的現象。

受病毒測試難以獲得、昂貴、和PCR檢測服務受限制的效應影響,令確診病例數字出現誤導性偏低。
加上接觸者追蹤行動大幅減少,令疫情控制的兩大支柱 - 檢測和追蹤 - 均被推翻。但國家計劃的模型研究假設,這兩項(檢測和追蹤)措施將仍然存在。如沒有有關支柱,情況會變得更壞。

麥金太爾教授表示,我們之前擁有的保護措施經已崩潰,民眾現時只能「自生自滅」。她說,我們現在急需改變現有計劃,並實行「疫苗+」策略去拉平(上升的確診數字)曲線。

我們不能只單獨依靠疫苗

現時有數據表明,接種兩劑疫苗對有症狀的 Omicron 變種病毒感染的保護作用並不大。

多個國家經已嘗試過僅靠接種疫苗來應對疫情的策略,但均已失敗。

由澳洲多領域科學家組成的組織「OzSage」已經警告指,單靠接種疫苗並不足夠。

即使12月初出現了Omicron變種病毒和不斷飆升的確診病例,但新州政府仍然堅持實行開放路線圖,包括取消室內佩戴口罩及使用二維碼簽到的要求。

於12月下旬確診病例按預計飆升。當聖誕節和新年被視為可能變成超級傳播的活動, 新州當局重新引入二維碼簽到和佩戴口罩的強制要求, 不但效率高而且能減低擾民。 然而在幾周內,二維碼簽到政策卻朝令夕改,產生混亂。
同一時間,大批雪梨民眾取消除夕夜的餐廳和派對預訂,導致商業和經濟情況惡化。

我們被告知我們需與新冠病毒共存。 而在昆州,首席衛生官甚至說:「 這種病毒的傳播不單是無可避免的,而且是必要的(令新冠病毒變成風土病)。」

可是,麥金太爾教授認為,新冠病毒永遠也不會變成風土病。 它永遠都是傳染病,並會導致一波又一波的疫情。

各級政府缺乏規劃

所有政府衛生機構都已通過模型得知,當放寬防疫措施時,病例和住院人數會激增。

惟各級政府的計劃不足以應對嚴峻疫情,加上疫苗加強劑接種率極低,令民眾更易感染。

麥金太爾教授批評,政府未有計劃加快接種加強劑、加強病毒檢測服務、進行快速抗原檢測、實行「居家醫院」、如何開放學校或為家中有確診者的民眾提供居家安全指引等措施。

根據總理的說法,在Delta變種病毒爆發期間,曾推行的「居家醫院」是為了保障醫院的可承載量,但這次民眾需依靠自己,必須承擔「個人責任」。
COVID-19 update
Health care workers administer COVID-19 PCR tests at the St Vincent’s Drive-through Clinic at Bondi Beach in Sydney, Friday, December 31, 2021. Source: Getty

醫療系統癱瘓 護士被迫帶病上班

Omicron疫情肆虐,已令多個州分的醫療系統崩潰, 新州目前所受的影響最為嚴重。 Delta變種病毒比以往的病毒變種嚴重兩倍,所以如果Omicron變種病毒的嚴重程度比Delta低20至45%, 在疫苗加強劑接種率偏低的情況下, 情況不容樂觀。 

澳洲各地的單日新增病例已是Delta變種病毒肆虐高峰期的30倍(可能很快會達到200倍)。龐大的確診病例數意味着即使需住院留醫的民眾只佔總病例數目的一小部份,也將會令澳洲醫療系統崩潰。

同時,醫院經已遠超負荷。在新州,已確診的護士仍被要求工作。而如果你因心臟病發作或腿部骨折而需住院,那麼你很有可能會在醫院感染新冠病毒。

有人在家死亡證明醫療系統經已崩潰

醫療系統的崩潰意味著我們會進入災難,我們對任何疾病的醫療護理標準都會受到影響。而需自行處理病情的確診者被告知如有擔心就致電家庭醫生,因為他們根本無法輕易進入公共醫療系統。 

在沒有任何額外資金或支援下,家庭醫生卻需應對大量的服務需求,包括遠程醫療支援(Telehealth),以及5-11歲兒童的疫苗接種(從1月10日開始)和接種加強劑的額外負擔,令他們的工作百上加斤。

在Delta變種病毒肆虐期間,有數人在家中死亡。而在當前的Omicron變種病毒疫情中,有一位30歲的年輕人在家中死亡。在家中死亡是醫療系統失敗的一個衡量標準, 亦需要追蹤跟進。

大規模疾病也會令社會各層產生連鎖不良效應。 當供應鏈上各層的工人染病,超級市場將無法充分供應貨品。
People queue at a walk-in COVID-19 testing site at in Melbourne, Wednesday, January 5, 2022.
People queue at a walk-in COVID-19 testing site at in Melbourne, Wednesday, January 5, 2022. Source: AAP

新冠疫情發展方向二選一,澳洲該何去何從?

麥金太爾教授認為,疫情會向兩個方向的其中之一發展。

第一,如果政策沒有改變,將會出現一個更高、更快的確診數字高峰, 遠遠超過醫療系統的負荷, 這可能會迫使政府封城。 如果只需要氧氣等簡單醫療輔助的病人也無法取得病床,死亡率將開始上升。

第二,另一種選擇則是使用「疫苗+」策略,拉平上升確診數字的曲線,並減輕社會和醫療系統的負擔。

「疫苗+」 策略是什麼?

「疫苗+」措施包括:

  1. 擴充PCR測試供應,以及效法英國、美國及新加坡,向民眾提供免費快速抗原測試。
  2. 以現有的二維碼簽到措施作為基礎,發展電腦化的確診者自動追蹤系統。
  3. 強制民眾於室內佩戴口罩,以及為 N95 等強效口罩提供津貼。
  4. 加快第三針加強劑注射, 以及確保第四針供應充足以備所需。
  5. 加快5至11歲兒童的防疫注射。
  6. 確保室內空氣安全,包括學校。

Omicron不是疫情終結 未來會出現更多變種

麥金太爾教授認為,富裕的人相對上會比較容易負起個人防疫責任, 因為他們能夠負擔自己的防疫開支,例如購買快速抗原測試。

但對其他人來說, 確保室內空氣安全是其中一個簡單措施可以幫助防止感染。你可以使用比 N95 便宜得多的 KF94 口罩,以及盡快接種第三針加強劑。

麥金太爾教授強調,我們值得盡一切努力,去預防新冠病毒感染,以及預防它可能帶來的長期後遺症。 除了「長期新冠綜合症」以外, 病人在感染新冠病毒康復過後,病毒仍可能殘留在心臟、大腦以及其他器官之內, 而我們對這情況所帶來的影響仍然一無所知。

Omicron變種病毒不是新冠疫情的終結,我們將會面對其他新變種。 能夠抵抗不同變種的疫苗已有望面世,所以我們不應投降。
麥金太爾(Raina MacIntyre)是世界衞生組織新冠病毒疫苗成份技術諮詢小組成員,也是OzSAGE 的成員, 並曾為強生(Janssen)、 阿斯利康和Seqirus 的新冠疫苗咨詢委員會提供諮詢服務或擔任該委員會的成員。

在過去的五年內,她一直在製藥商賽諾菲(Sanofi)和Seqirus 的流感疫苗咨詢委員會任職。她目前正在為莫德納進行非新冠疫苗的臨床測試。她目前從 NHMRC(首席研究獎學金、卓越研究中心)和醫學研究未來基金(Medical Research Futures Fund)獲得資助, 並為塔州政府完成了新冠病毒疫情模型。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7 January 2022 3:15pm
By Raina MacIntyre
Presented by Yuki Yuen
Source: The Conversation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