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約到亞太】分析艾巴尼斯歐洲之行的五大收穫

在俄烏戰爭的背景下,總理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昨日(7月5日)結束首次歐洲之行——澳洲從中有何收穫?

The prime minister (centre) used his first trip to Europe to meet with key world leaders, including French President Emmanuel Macron (left) and Ukraine's President Volodymyr Zelenskyy.

Albanese (centre) used his first trip to Europe to meet with key world leaders, including French President Macron and Ukraine's President Zelenskyy. Source: SBS News

在本次外訪中,艾巴尼斯出席了在馬德里舉行的北約峰會,隨後在巴黎與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 )會面,最後訪問了烏克蘭。

這次歐洲之行讓艾巴尼斯有機會與北約建立更緊密聯繫,並與各國領袖進行首次會晤。

澳洲國立大學國家安全學院的史度茲(William Stoltz)表示,這是一次「旋風式」訪問,幫助艾巴尼斯加強他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他真的利用了參加多個不同場合的機會,與世界各地領袖會面。我認為這是艾巴尼斯政府的集體努力,向國際社會發出信號,表明澳洲的外交政策已經重新定位。」

加強北約聯繫

行程結束後,艾巴尼斯稱此次北約峰會「非常成功」,並表示出席峰會「對澳洲很重要」。

但澳洲總理出席北約峰會的情況並不常見,通常由外交部長或國防部長出席。澳洲不是北約成員國,但擁有永久觀察員地位,讓澳洲在安全合作方面擁有透明度。

會後發表的北約公報將俄羅斯形容為「最重大和直接威脅」。但該文件也首次將中國列為挑戰,或影響把北京作為戰略競爭者的應對措施。

難保澳中關係

洛伊研究所外交政策總監康思敏(Natasha Kassam)表示,艾巴尼斯出席峰會也讓他有機會向北約提出,要考慮澳洲在印太地區面臨的問題。

「雖然北約目前主要議程是俄烏戰爭,這可以理解,但要努力(促使他們)考慮亞太地區的威脅。特別是中國構成的風險——這此前從未有過,而此舉清楚地表明(澳洲)對全球秩序的一些擔憂和威脅。」

艾巴尼斯在訪問期間多次提出他對中俄「無限制」關係的擔憂。他批評北京沒有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並呼籲中方「看看正在發生的事」。

史度茲認為,艾巴尼斯政府似乎對重新調整澳中關係「非常謹慎」和「清醒」,即使中國駐澳外交官有意在新政府上台後改善關係。

重修澳法舊好

在巴黎期間,艾巴尼斯和馬克龍會面,以緩和與這盟友的關係。

前總理莫理遜去年取消與法國政府簽訂的900億元潛艇合同,令兩國關係惡化。馬克龍曾指責莫理遜在這筆交易中撒謊。

會談後,馬克龍和艾巴尼斯商定了一個「新合作議程」,包含三個方面——國防與安全,環境恢復與氣候行動,以及教育和文化。

史度茲說,本次會晤是值得歡迎的「第一步」,但認為「象徵性」多於成果。「現實情況是,兩國關係中的基本信任受到了很大的損害,這需要很多年才能恢復。」

與烏克蘭並肩而戰

艾巴尼斯還訪問了烏克蘭,表示會與這個飽受戰爭蹂躪的國家並肩而戰,直至擊敗俄羅斯。

他承諾再向烏方提供1億澳元的軍事援助,令澳洲成為北約以外的烏克蘭最大捐助國。澳方承諾的援助已達到3.88億澳元。

停留基輔期間,艾巴尼斯目睹了被俄軍嚴重破壞的平民住宅,並與總統澤連斯基會談。這是澳洲總理首次訪問烏克蘭。

訪問結束後,艾巴尼斯表示此行「很重要」,不僅是展示對烏克蘭人民的聲援,也是因為俄烏戰爭對澳洲產生了巨大影響。「能源價格上漲、通脹加劇,對供應鏈包括對食品供應都產生了影響。」

以氣候贏得國際支持

在歐洲之行中,艾巴尼斯還表示,打算在未來幾個月內恢復與歐洲的自由貿易談判。他指,此前的障礙主要是與法國關係破裂,以及前政府在氣候變化的立場。

與上屆政府的26%至28%的減排目標相比,工黨政府已提出了更進取的目標,即在2030年減排43%。

康思敏表示,澳洲此前在氣候變化方面的立場和記錄一直是「與我們許多盟友爭論的焦點」。「艾巴尼斯及其政府傳遞的訊號是,他們會認真對待氣候威脅。」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6 July 2022 1:15pm
Updated 6 July 2022 1:20pm
By Tom Stayner
Source: SBS New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