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大腸癌】大便有血係咪大腸癌? 醫生:有血有好多原因

New research shows there is a low participation rate in the free national bowel-cancer screening program

大腸癌是澳洲第二大致命癌症。 Source: Getty / Getty Images

下載 SBS Audio 應用程式

其他收聽方法

澳洲每年六月是大腸癌關注月,一連兩集【健康快樂人】,林曉晴請來內科腫瘤科專科醫生劉日明醫生,同大家拆解大腸癌, 今集先解釋大腸癌病理、分期同高危因素等。


大腸癌是澳洲第二大致命癌症,大腸是我們消化道其中一部份,大腸其實分為結腸、乙結腸同直腸3部分,主要功能是幫助身體吸收食物渣宰,變成糞便,然后排出體外。

大腸癌成因,是由於細胞基因變異,95%大腸癌是腺體癌,所以我們一般說的大腸癌,都是腺體癌。

劉醫生指,腺體癌通常經歷的病變嘅時期較長,可以歷時10年或以上,一般來說,由於腸的牆壁、黏膜的細胞,就是腺細胞,經過一些重複的、多樣的基因病變,就可能有一些正常的黏膜變成所謂的瘜肉,瘜肉再經過病變,轉化成為腸癌。

腸癌的分期

腸癌分為4期:

第一期:癌細胞局限在大腸壁裡邊。

第二期:癌細胞在腸壁外層,或在附近器官,但未擴散到附近淋巴核。

第三期:癌細胞擴散到附近淋巴系統。

第四期:有遠距離擴散,可能在肝臟,肺部呀,或者是遠距離的淋巴組織等器官。

大腸癌存活率

頭3期的存活率都比較高,

第一期:5年存活率可有80%以上。

第二期:5年存活率可能逾60%至逾70%。

第三期:一般來說,5年存活率在50 %以下。

而劉醫生直言第4期的5年存活率,一般來說就不太理想。

大腸癌病徵:

劉醫生指大腸癌的病徵,視乎腫瘤病變的位置,他舉例指,如果是近肛門位置,可能在肛門有流血情況,如果是在比肛門高的位置,糞便型態會改變,如直徑變小,劉醫生解釋,因為腸壁有腫瘤,令腸道變得狹窄,令大便直徑變小。

另外就是大便習慣改變,劉醫生舉例如便秘一段時間,然後又會變成肚屙,此外,大便有黏液或血都是病徵。

另外,就是貧血,因病變可能導致有息肉,當瘜肉有慢性出血,可能會導致貧血。

大腸癌高危因素

劉醫生指高危因素大概可分做兩類,一類是可以避免,另一類則不可避免。

可以避免高危因素包括缺少運動,不良飲食習慣,例如少菜多肉,特別是紅肉,與香腸臘腸等腌制嘅肉類,其他因素包括吸煙、糖尿病同肥胖等。

劉醫生指,大約有5%的腸癌成因是來自遺傳。

劉醫生亦有講解其他不可避免的因素,詳情請聽今集【健康快樂人】。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

,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