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之声:中文翻译的细微差别是否会引发华人社区对公投信息的误解?

澳大利亚人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在公投中投票,决定是否将原住民之声写入宪法。 有讨论称,不准确的中文翻译不仅可能会引起华人社区的误解,还可能会影响他们对公投做出决定。但是,这种不连贯的翻译被指也出现在了联邦政府的公投网站中。

当维州澳华社区委员会(Chinese Community Council of Australia - Victoria Chapter,CCCAV)主席李健民博士在社交媒体微信上读到将原住民称为“第一国民”、将非原住民形容为“第二国民”的说法时,这引发了他的思考。

李健民博士告诉SBS中文,除了部分人对原住民历史和公投的了解不够之外,与议会原住民之声相关中文翻译的不准确、不连贯和不统一也是多元文化社区可能会对公投产生误解的原因。

“有些社区中的人看到‘第一民族’的说法,就会觉得原住民是第一位的、优胜于其他民族的,”李博士认为,尽管‘第一民族’本意并不含任何贬义,但这就是中文翻译的微妙不同可能带来迥异后果的一个例证。

关于原住民事务的中文翻译争议

NAATI特级翻译、蒙纳士大学(Monash University)教授秦潞山接受了SBS中文采访,他认为,对于原住民事务的相关表述,有两种常见的中文错误表述——而这也出现在了政府的公投官方中文文件之中。
  • 政府公投网站仍存在“土著”的说法

第一是“土著人”的说法。六月,联邦政府刚刚将公投网站上的中文翻译从“土著居民”更改为“原住民”。然而,目前,(Community toolkit)中仍可见“土著”、“非土著”、“土著事务处”等说法。

秦潞山认为,“土著”一词被认为是不合适的,“因为是比较含有贬义的,比较居高临下的意思,是要与所谓的主流文化相对比。”

WeChat Screenshot_20230804171412.jpg
在政府公投网站上,仍有“土著”的说法。 Credit: voice.gov.au
他说,将原住民相关用语翻译成中文,要充分考虑到中文词汇本身的发展历史。

“台湾最早用‘土人’称呼原住民,后来在40年代,慢慢改成了‘原住民’,”他说,“台湾用‘原住民’这个词就避开了‘土’这种有贬损意义的词,开始使用比较中性的词汇。”

西悉尼大学(Western Sydney University)澳华艺术文化研究院院长韩静教授也有同样看法。

韩静教授向SBS中文表示,在中文表述中,“土”、“土著”本身可能并无任何冒犯含义,澳大利亚媒体的中文部门也曾长期沿用“土著”的说法。但是,结合原住民长期以来无法得到承认的历史,“土著”有可能被认为具有冒犯性含义。
  • “First Nations”的中文译法之争

除此之外,秦潞山教授还认为,将“First Nations”翻译成“第一民族”并非恰当之选——虽然这是一个中性词,但在涉及到原住民时可能会导致误解。

在中文中,‘第一’有最好、了不起、优秀的意思,所以导致‘第一民族’、‘First Nations’听起来有一个等级概念在里面。这会导致在公投时,有人认为把第一民族加到宪法里,就变成原住民是第一等身份。那么我们跟他们是平等的,为什么他们身份比我们高?所以我们就要投反对票。
秦潞山教授

“这种等级概念对原住民也是一种不尊重,损害了他们本身的平等的价值和权利,”他说。

李健民博士认为,这种担忧在中文社交媒体中出现的部分错误信息中得到了印证。

他说,在微信上,他见到了将“第一民族”与“一等公民”、“第一国民”划等号的说法。他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与中文中“第一”的说法含有“优胜”、“优先”的含义相关。

20230804171205.jpg
秦潞山教授(左)认为,将“First Nations”译为“原住民族”更加恰当。李健民博士(右)表示,政府网站中应该避免“土著”的用法。 Credit: Supplied
29岁的托尼·韩(Tony Han)在悉尼生活了近十年。他说,他对公投的了解,几乎全部来自于微信和华人网络论坛。

“一开始觉得原住民之声肯定是个好事,后来看到有人在微信上说,如果大家已经都是平等的,那为什么还要专门设立原住民之声?就觉得好像有点道理。”

秦潞山教授补充说,“第一民族”的用法还忽视了原住民的特异性。

“‘First Nations’‘First Nation Peoples’,加了一个‘s’,它的数就发生了变化,但中文是没有的,”他说,“这就意味着缺乏特异性,不能确定具体的是那个原住民族。原住民族所具备的独特身份、历史、他们经历过的斗争,受到的苦难,都没有体现出来,就是一个宽泛的通用名词,抹去了他们的个性和独特的文化遗产。”

“这是一个被过度简化的词,有点暗示只有一个民族、一个群体。过分简化了原住民文化、语言和历史的丰富性。”

因此,秦教授认为,用“原住民族”更能传递英语的“First Nations”的内核。

韩静教授的观点则相左。她认为,将“First Nations”翻译成“第一民族”是正确的。

“这不是翻译的问题,而是社区对原住民的历史文化不了解。我们叫他们‘First Nations’,就是因为他们是最先出现在这片土地上的;而后来欧洲殖民者不承认他们的存在,说这是无人居住之地。所以这时候才更需要恢复他们原本的状态,而并不是给予他们特殊待遇,”她说。

原住民相关用语需要文化敏感性和翻译的一致性

在澳大利亚,约550万人在家说英文之外的语言。让他们准确了解公投信息并做出自己的决定是至关重要的。

秦潞山教授认为,将原住民事务的相关用语翻译成中文,难点不仅体现在对中文、英文用词的理解,还体现在对原住民历史和文化的认识中。

“首先要了解文化的敏感性,知道原住民本身希望用哪些词,然后英文主流是用哪些词,哪些词在中文里是不太敏感的,但在原住民和英文里面是非常有争议性的?”

“作为翻译,我们要了解原住民相关的内容,要了解他们的习俗和历史背景。如果没有这种敏感性,就可能歪曲(原意),或有冒犯这个民族或社区的风险。”

韩静教授表示,在发表原住民相关观点时,翻译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基本的原则是,要尊重原住民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习俗。如果按照普通英文的翻译方式,就可能出现不准确甚至是误解。

“举个特别简单的例子,Uluru Statement from the Heart,有些中文翻译成《乌鲁鲁内心宣言》。这是不对的。因为乌鲁鲁从原住民的角度是他们族国的中心,而不是人类的心脏。它是精神的中心,所以应该是从原住民的一个国家中心发出的宣言,而不是内心宣言。”

Aboriginal flag
韩静教授表示,在发表原住民相关观点时,翻译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 Source: AAP

另一方面,秦潞山指出,政府缺乏对原住民事务翻译的连贯性指导。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多的资源来做这件事……政府部门他们决定使用哪一种英文,然后我们再翻译成中文,这样,翻译的时候要确保政府各个部门有一致性,才不会有问题。”

他说,政府层面应该推出一个统一的原住民事务翻译标准和范式,并使公众可以容易获取、参考。

“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信息的获取,而不是这份文件就直接派一个翻译让他去做。”他说,“要保证翻译资源的可获得性,比如小册子、传单、建立网站、利用社交媒体等各个渠道和平台,目标受众就会更广泛。”

“政府应该有一个平台,在网站上把相关词汇列出来,并且不断更新,让大家都能获取里面的资料。不仅是本次公投,很多政策都需要不断地更新,让大家了解这是正确的用词。如果某个政策用词翻译错了的话,结果可能是非常不一样的。”

通过SBS全平台及时了解2023年原住民议会之声公投,如在NITV了解原住民的视角与观点。请访问 获取以60多种语言制作的报道,包括文章、视频和播客。您还可以登录SBS On Demand平台的,免费观看最新报道、新闻分析、纪录片和娱乐内容。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关注Mandarin。您也可以通过苹果播客、谷歌播客、Spotify等播客平台随时收听和下载SBS普通话音频故事。

请在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


分享
Published 4 August 2023 6:32pm
Updated 10 August 2023 4:50pm
By Olivia Yuan
Source: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