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入戏” 悉尼华人三兄弟“玩”中学中文

张女士的大儿子所画的《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

张女士的大儿子所画的《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 Source: Supplied

下载SBS Audio应用程序

其他收听方式

今天(周一)是2022年国际母语日,悉尼华人家庭和澳大利亚的语言学家分享了学习母语的经历,以及双语学习包括母语学习的优势所在。


每年的2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在庆祝2022年国际母语日之际,SBS普通话节目采访了悉尼华人家庭和澳大利亚语言学家。他们分享了学习母语的经历以及双语学习包括母语学习的优势所在。

在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语言学系杰出教授英格丽·皮勒(Distinguished Professor Ingrid Piller)看来,移民家庭坚持学习母语有许多益处,其中主要的益处包括保持与祖父母、大家庭,以及和母国的文化和语言传统的联系。

“在当今全球化的话语中,保持母语学习让孩子有机会在两个不同语言的世界中茁壮成长,”皮勒教授说。
麦考瑞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语言学系教授英格丽·皮勒(Distinguished Professor Ingrid Piller)
麦考瑞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语言学系教授英格丽·皮勒(Distinguished Professor Ingrid Piller) Source: Supplied
谈到母语学习,如何才能更好地鼓励年轻的移民一代继续学习母语?皮勒给予家长们一些建议:

  • 尽早养成用母语交流的习惯,语言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
  • 不必担心孩子的英语,无论如何,他们都会在澳大利亚学习英语;
  • 寻找孩子喜欢的、可以通过母语媒介进行的有趣活动。

期望:青春期的交流与代际关系

澳大利亚的不少移民家庭,正通过多种的方式让自己的下一代继续保持母语的学习。

现居悉尼的张女士来说,她鼓励并坚持让家中的三个孩子学习中文的初衷,也正是希望孩子能茁壮成长,家长能和孩子更好地交流,特别是在孩子青春期的彼此交流,同时保持孩子和祖父母等大家庭的联系。
张女士的三个孩子(蒋家三兄弟)一起学习中文。
张女士的三个孩子(蒋家三兄弟)一起学习中文。 Source: Supplied
张女士一家于2016年从中国移民来到澳大利亚。说到中文学习。张女士说“这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

张女士说:“朋友说了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要和孩子沟通、交流比较好的话,那么必须要让孩子学好中文。 哪怕家长在这里英语学习得再好,也不可能超过孩子(的英文水平)。 到时就会出现沟通的困难,”张女士对此深为赞同。

除了考虑到孩子青春期的良好沟通,张女士还认为,孩子的爷爷奶奶亲戚等等都在中国,她希望孩子学好中文之后能和他们更好地沟通和交流,并且带孩子回国探亲访友的时候,孩子会对中国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会更为了解。

在这种理念支持之下,张女士的三个孩子,正在读小学二年级的大儿子和读小学学前班(Kindergarten)的双胞胎儿子,从两年前便开始学习中文。

关于孩子的中文学习,目前张女士是自己担任“老师”。但她也提到,由于目前孩子年轻尚小,她自己还能教,但是当孩子慢慢长大,她或许就需要外部资源,因为担心自己的储备会跟不上。 

张女士从中国购买了中文课本、绘本等等托人邮寄来澳,向孩子解释课文和文字,然后孩子再根据课文的要求,做一做相关的习题加以巩固知识点。 “因为家里有人担任老师,所以就托家里人帮忙挑选一些教材寄出来。故事书、绘本这些则是通过网购,然后再邮寄出来。” 

在学习中文时间的安排上,三兄弟在学校假期的时候基本上是从周一到周五晚上都会抽时间来学习中文。 在上学时哥哥和弟弟们的学习中文时间则错开。“哥哥和弟弟们的学习程度不一样,”张女士说。 

在张女士的学习计划中,孩子一天大概学五六个生字。她把想教的几个字串成一个故事。 “有故事情节的话比较容易记住,然后第二天复习。效果觉得挺好。”

在学习方面,张女士认为还是需要督促,但是她同时也认为,兴趣是最重要的,这样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兄弟三人表演伍子胥和孙武拜见吴王。
兄弟三人表演伍子胥和孙武拜见吴王。 Source: Supplied

经典精学:“他会看到眼泪直流……很入戏”

张女士是在实践中感受到通过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和典籍故事,通过激发孩子的兴趣,同时通过多样的媒介载体比如手机应用程序或者是电视节目等等,去帮助孩子喜欢中学、学习中文、并坚持学习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孩子们对西游记的喜爱,最初是从动画片开始的,接着看真人版的《西游记》。后来张女士又买了一套西游记的小人书。孩子们也正在阅读。三个孩子都对《西游记》的群像和故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且从模仿当中获得极大的乐趣。

张女士介绍说,孩子们会扮演西游记的人物。三兄弟人喜欢扮演取经师徒四人的角色,各自扮演孙悟空、唐僧和沙僧。对此兄弟三人兴致勃勃、乐此不疲。

她的大儿子喜欢绘画,还自己画一套西游记的小人书的故事,对《西游记》还会问许多的问题。“他们三兄弟一起玩,就会一个人扮演孙悟空、沙僧,然后舞着棍子去打妖怪,蜘蛛精来了……各种玩法。会把看到的情景融入到他们的情节里面去。而且因为有不同的情景,他们就会不停地去运用中文。 ”

“比如在玩《西游记》、葫芦娃这些游戏,他们就会用中文来表达。我觉得这对他们‘说’这一方面有很大的帮助,”张女士说。
张女士的孩子所画的伍子胥和孙武。
张女士的孩子所画的伍子胥和孙武。 Source: Supplied
最近,张女士和孩子们一起看了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 ,孩子“能够沉浸到其中去。“他会看到眼泪直流。他很入戏。”

此外,张女士在手机上下载应用程序和孩子一起听有声故事,听了很多小古文。“他们听了小古文之后会在生活中应用。 ”张女士表示通过一些小古文的温习,孩子不但是增强对中文的运用,还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无论是在悉尼还是在澳大利亚其他城市、地区,一些组织机构会组织一些中文朗读、写作或者是儿童才艺方面的赛事。这不仅仅是向华人社区开放,而且是面向亚裔社区以及更为广泛的社区,引起了众多积极的反响和有效的影响。主办方希望以此增加社区之间的和谐和包容,引起对母语或者是第二语言学习的重视。

张女士鼓励三个孩子参加了一些中文方面的比赛。她说:“一个是激发他们更大的兴趣,一个是看到我们的不足。”
张女士的孩子正在练写中文字。
张女士的孩子正在练写中文字。 Source: Supplied

学中文的挑战 与孩子一起成长

正如取经路上总有诸多挑战,要取得真经总得花一番苦功。 学习中文的过程中不仅仅有许多乐趣、还有许多挑战。

作为孩子目前中文教育的“老师”,张女士认为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普通话发音的问题。她自我感觉普通话说得并不够标准,但是这也给了她动力和孩子一起学习,她希望孩子们在发音方面能够更为标准。在她看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她在和孩子们说故事或者念书的时候,也会比较注重发音这些事情。“我们自己就是一个榜样,如果我们自己没有做好的话,是很难让孩子做好的。”

总体来说,张女士认为孩子的中文学习是已经“上轨道了”。

说起让孩子学习中文。张女士说觉得目前“要坚持下去”。她相信如果“把中文的底子打牢的话,他们一定会喜欢上中文的”。

语言学家:“将世界放在指尖”

在过去两年多的新冠大流行中,虽给幼儿的语言学习或者是母语、第二语言的学习都带来了许多挑战。但是皮勒教授同时也认为:“新冠大流行也为家庭语言的维护创造了新的机会,因为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更多了;而且网上学习让很多人意识到,他们并不局限于澳大利亚的母语资源,而是实实在在地将世界放在指尖上。”

1999年11月,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宣布设立国际母语日。联合国大会在其2002年决议中对这一国际日的宣布表示肯定。

2022年国际母语日的主题是 “利用技术促进多语言学习:挑战与机遇”,提出了技术在推进多语言教育和支持发展全民高质量教学和学习方面的潜在作用。  

根据联合国新闻网站信息,自2000年以来,国际母语日的庆祝活动在全世界范围开展,教科文组织坚信文化和语言多样性对于建设可持续社会的重要性,致力于保护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这些多样性是促进人类社会相互容忍和尊重的重要力量。

“在儿童早期,就必须开始以幼儿第一语言或母语为基础的教育。因为,在这个时期,儿童所接受的保育和教育是他们之后学习的基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示。

任何希望培养双语孩子的人都知道双语教育并非易事。《我的双语家庭》(My Bilingual Family)是SBS新推出的播客,内容涵盖学习技巧、专家建议,以及充满智慧的家长们的双语育儿经历。

收听链接:

SBS致力于用60种语言报道最新的COVID-19新闻和信息,详情请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