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回小行星樣本歷來最大】這NASA太空艙可能提供生命起源線索

從小行星表面挖出歷來最大的土壤樣本,由太空艙運載,已穿越大氣層降落猶他州沙漠,完成7年的任務。

要點
  • 美國太空總署 (NASA) 「奧里西斯-雷克斯號」 (OSIRIS-Rex) 太空船的太空艙,完成小行星任務後已返回地球。
  • 太空艙載著來自小行星「貝努」 (Bennu) 的岩石樣本。
  • 據稱這些樣本已有數以億年計歷史,有助揭開宇宙的奧秘。
當無人駕駛探測太空船「奧里西斯-雷克斯號」(OSIRIS-Rex) 的母體經過距離地球108,000 公里的地方時,釋出一個橡皮糖狀的太空艙。幾小時後,太空艙降落在美國軍方廣闊的猶他州測試及訓練範圍、位於鹽湖城以西的指定著陸區。

美國太空總署 (NASA) 周日(9月24日)直播中顯示的最後一次下降和著陸,為太空總署和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為期六年的聯合任務畫上了圓滿的句號。繼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於 2010 年和 2020 年完成兩次類似任務後,這是第三個小行星樣本,也是至今為止最大的小行星樣本被送回地球進行分析。

太空艙著陸後,機頭朝下降落在猶他州沙漠上。用來減緩高速下降速度的一個紅白相間降落傘,在脫離後落在數呎以外。
「奧里西斯-雷克斯號」三年前從小行星「貝努」(Bennu) 採樣。「貝努」是在1999 年被發現的含豐富碳物質的小行星。這顆太空岩石被歸類為「近地天體」,因它每六年就會相對接近地經過地球,但撞擊地球的機會被認為很小。

「貝努」明顯是由一堆鬆散的岩石組成,就像一堆瓦礫,其直徑只有500 米,比帝國大廈略寬,但與大約6600 萬年前撞擊地球而令恐龍絕種的「希克蘇魯伯」(Chicxulub) 小行星相比,屬於細小。

美國太空總署署長尼爾遜 (Bill Nelson) 在太空艙著陸後不久在視頻中表示:「這並非不可能的任務,是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Three members of NASA circled around the OSIRIS-REx capsule that landed in the desert, preparing it for transport.
樣本返回艙在國防部猶他州測試及訓練範圍的沙漠著陸後不久,美國太空總署的三名成員準備將之運走。 Source: EPA / NASA/Keegan Barber HANDOUT
「貝努」與其他小行星一樣,是早期太陽系的遺跡。由於其現存的化學和礦物成份,自約 45 億年前形成以來幾乎毫無變化,因此為了解地球等岩石行星的起源和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線索。

它甚至可能含有類似微生物出現所需的有機分子。

三年前,日本「隼鳥二號」(Hayabusa2) 任務從另一顆近地小行星「龍宮」(Ryugu) 帶回的樣本中,發現含有兩種有機化合物,為這種假設提供了佐證,即彗星、小行星和隕石等天體撞擊早期地球,為地球這顆年輕的行星,帶來生命的原始成份。

奧里西斯-雷克斯號」的漫長旅程

「奧里西斯-雷克斯號」於2016 年9 月發射,2018 年到達「貝努」,圍繞著這顆小行星運行了近兩年後,於2020 年10 月20 日嘗試靠近小行星,用機械臂抓取了鬆散表面材料的樣本。

這艘太空船於 2021 年 5 月離開「貝努」,進行了 19 億公里的巡航返回地球,其中包括圍繞太陽運行兩圈。
著陸前約 13 分鐘,太空艙以音速 35 倍的高速撞擊高層大氣,墜向地球時發出火紅的光芒,隔熱罩上的溫度高達攝氏 2800 度。

在下降接近尾聲時,降落傘展開,將太空艙的速度減慢至時速大約 18 公里,然後順利降落在猶他州西北部的沙漠。

「貝努」的樣本估計重 250 克,遠遠超過 2020 年從「龍宮」帶回的 5 克,或 2010 年從小行星「糸川」(Itokawa) 運送的微小樣本。今次運回的樣本最少需時一周才能得到更精確的重量。

無人駕駛機械探測太空船「奧里西斯-雷克斯號」釋出樣本艙後,離開地球軌道,前往探索另一顆名為「阿波菲斯」(Apophis)的近地小行星。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及節目重溫。

分享
Published 25 September 2023 12:42pm
Updated 25 September 2023 12:49pm
Source: AAP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